當傳統藥材遇上現代食品工藝,一場改變年輕人養生方式的革命正在辦公桌上悄然發生。
2025年,藥食同源食品市場正以驚人速度增長。魔鏡市場情報數據顯示,2024年藥食同源產品在抖音、快手等平臺銷售額同比暴漲305%,其中黑芝麻丸、桑葚茶、枸杞咖啡等即食類產品占據主導地位。
艾媒咨詢《2024年中國藥食同源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行業規模突破2650億元,即食型產品增速高達23.8%。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其中即食產品占比超60%。
在這場養生革命中,枸杞軟糖、人參巧克力等創新產品成為辦公室養生新寵,引領著藥食同源零食化的新趨勢。
01 市場狂飆:藥食同源零食化迎來黃金期
藥食同源零食化趨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健康產業。2025年某電商平臺春季養生消費報告顯示,以阿膠、黃精、枸杞為代表的藥食同源滋補品,在年輕人消費清單中連續三年保持300%的復合增長率。
這種爆發式增長背后,是健康焦慮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中國職場健康白皮書》指出,35歲以下人群中68%存在氣血不足癥狀,而傳統滋補品通過零食化轉型,正將“藥補”轉化為“食補”的日常消費場景。
藥食同源類零食市場規模已達680億元,年增速超45%,預計2025年將繼續維持穩定增長勢頭。品牌在產品創新中添加進入備案目錄的中藥材成分成為趨勢之一。
即食型藥食同源產品客單價同比提升40%,復購率達到傳統形態的2.3倍,這不僅是消費習慣的改變,更是產業價值的重構。
02 辦公室場景:養生零食的精準定位
辦公室已成為藥食同源零食化的核心場景。在北京國貿的寫字樓里,29歲的投資經理李雯的抽屜中,茯苓薏仁脆片和黑芝麻能量棒已成為標配。
“沒時間熬中藥,但吃零食總能做到”,她的選擇代表了當代年輕人的養生哲學。
美團最新調研揭示了一個鮮明趨勢:72%的90后消費者正用功能性零食替代傳統保健品。在小紅書平臺,養生零食話題閱讀量已突破8億次,其中Z世代貢獻了65%的內容熱度。
針對年輕人“熬最深的夜,補最猛的養生”特性,藥食同源產品精準匹配高頻辦公室場景。
熬夜護肝場景中,葛根提取物軟糖、奶薊草膠囊通過電商平臺熱銷,主打修復肝損傷功能,復購率超30%。辦公室抗疲勞場景中,枸杞咖啡、五黑糕等產品將傳統食材與咖啡因結合,既提神又避免“戒斷焦慮”。
代餐輕養場景中,山藥曲奇、黑芝麻丸等以“低卡高營養”標簽,成為健身人群和減肥族的早餐替代品。
03 產品創新:從藥材到零食的形態進化
傳統滋補品的零食化轉型,本質是對消費場景的重新定義。劑型革命、口味創新和場景細分成為三大關鍵策略。
劑型革命方面,軟膠囊、即食粉劑、便攜茶包等形態,解決傳統滋補品“難攜帶、難堅持”的痛點。口味創新方面,人參拿鐵、陳皮青梅丸等跨界產品,將藥材特性與現代味覺偏好結合。
場景細分方面,品牌針對辦公室推出“抗疲勞能量棒”,針對女性開發“美容養顏軟糖”。
技術突破成為轉型關鍵。破壁技術使藥材有效成分釋放率提升40%,充氮鎖鮮技術延長保質期至180天,微膠囊包埋技術掩蓋中藥苦味。這些創新讓“每天兩片阿膠糕=一杯奶茶的儀式感”成為可能。
枸杞產業從初級加工向高附加值轉型,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深加工產品矩陣,涵蓋了口服液、面膜、枸杞籽油、果糕、功能性軟糖等120余種產品。
就拿枸杞籽油來說,1噸鮮果僅能萃取2.4公斤,但其價值卻提升了數十倍;還有枸杞原漿,2023年市場規模超50億元,年均增速超30%,發展勢頭十分強勁。
04 枸杞軟糖:辦公室養生新寵的表現
枸杞軟糖作為藥食同源零食化的代表產品,正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2025至2030年中國枸杞軟糖市場預計將以穩健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市場規模預計將突破50億元大關。
枸杞軟糖產品不僅在傳統銷售渠道中實現了穩定增長,在新興電商平臺和健康食品專賣店中的銷售量更是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消費者對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強,特別是對于富含抗氧化成分、有助于免疫力提升的產品,枸杞軟糖因其獨特的保健價值而備受青睞。
從消費群體特征來看,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的消費者對枸杞軟糖的需求顯著增加。這部分人群對于健康、自然和功能性的食品有較高的接受度,偏好能夠提供特定益處(如抗氧化、免疫力提升等)的產品。
中老年市場也逐漸成為枸杞軟糖消費的重要力量。
一線城市消費者在經濟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消費者通常更加注重生活品質和健康,對枸杞軟糖這類高端或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有較高接受度。
二三線城市及農村市場隨著健康教育普及以及消費者對枸杞的認知提升,二三線城市乃至部分農村地區的消費群體也開始展現出對枸杞軟糖的興趣。
05 人參巧克力:傳統藥材的時尚變身
人參巧克力作為另一種創新的藥食同源零食,正在國內外市場獲得認可。吉林省是中國人參原產地和核心產區,擁有野山參、林下參和園參三大類資源。
吉林省永吉縣一家現代化工廠的車間里,總價值逾200萬元的人參奶茶、巧克力等食品已打包完畢,即將發往越南等國。其中一款名為“云頂天宮”的人參奶茶,以其獨特風味逐漸成為東南亞地區年輕上班族的新寵——工作間隙啜飲幾口,既是美味享受,又被視為活力補給。
在吉林博大農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車間內,不同品種的人參經過分選、清洗、風淋處理后,被送上全自動生產線。這家公司的展廳里,各類人參產品琳瑯滿目,既有人參巧克力、奶茶等時尚新品。
美洲、歐洲市場也對人參加工品有著濃厚興趣,特別是人參零食,已成為極具潛力的銷售新增長點。
“年輕一代同樣注重健康養生,人參零食開辟了一條全新賽道”。吉林省人參產業總產值已達到800億元,向千億級邁進。2025年,吉林省人參繼續出海,開拓迪拜和中東市場。
06 技術創新驅動產品升級
藥食同源零食化的蓬勃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的支撐。寧夏完成了枸杞全基因組測序,這為品種改良奠定了堅實基礎。青海則依托產學研合作,開發出枸杞葉黃素、膠原蛋白軟糖等年輕化產品。
綠色防控技術保障了枸杞的有機品質,冷鏈鎖鮮技術讓鮮果能在24小時內直達一線市場,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在人參加工領域,吉林博大農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國際領先的極速鎖鮮技術,使人參皂苷等活性成分保留率提升30%以上。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中藥學院人參種源基地內,西洋參、園參等來自東三省的11個人參品種、42份珍貴種質資源正在智能化溫室中繁育生長。
科研團隊以種源保護為根基,系統開展人參種源篩選工作,深入研究不同生長環境對人參品質的影響,全力推動人參標準化、科學化種植技術的推廣。
為延伸產業鏈價值,2021年,吉林農業科技學院成立中藥資源研發工程中心,加大人參產品深加工的科研力度。科研團隊還緊跟市場需求,對大棚栽培人參、溫室盆栽人參、繁育優質種苗、優化栽培管理技術等領域展開研究。
07 老字號與新品牌的雙軌競爭
傳統藥企與新銳品牌正以不同路徑爭奪藥食同源零食市場。老字號通過年輕化策略煥發新生,新品牌則通過場景化創新切入市場。
老字號年輕化方面,同仁堂推出枸杞咖啡、益母草奶茶,將百年配方融入現代飲品。方回春堂開發“熬夜水”,用黃精、桑葚等藥材組合直擊職場痛點。
新品牌場景化方面,“斛媽媽”通過凍干石斛粉切入快節奏養生市場,日均銷量突破萬單。“四公子的心”用國風包裝+社交裂變,三個月實現全網百萬粉絲。
渠道創新尤為關鍵。直播電商貢獻60%以上銷量,抖音“健康零食”話題播放量超80億次。私域運營方面,某品牌通過“體質測評+定制方案”的會員體系,復購率提升至45%。
國際品牌也在積極布局藥食同源軟糖市場。歐美市場藥食同源軟糖發展更為成熟,亞馬遜市場軟糖的頭部品牌,在維生素類礦物質的基礎上大多數都添加了草本混合物。
08 政策支持與標準完善
政策支持為藥食同源零食化發展提供了良好環境。自2002年開始,國家相關部門每年都在陸續開放藥食同源原料,而在去年發布《關于地黃等4種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的公告》(2024年第4號)后,國內藥食同源清單已到達106種。
《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25—2030年)》明確提出推動食藥物質開發利用,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心劑。政策與技術的雙重驅動,助推3000億賽道進化。
各地政府也積極支持藥食同源產業發展。寧夏實施“三年行動計劃”,推動綠電園區建設。青海打造國家級交易中心,整合價格指數與供應鏈,產業鏈協同發展。
吉林市通過搶抓全省人參產業發展機遇,由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局等22個市直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大力實施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八大行動”,涵蓋種植布局、精深加工、品牌創建、科技研發等領域。
2024年,吉林市的人參綜合產值達27.3億元,同比增長123%。今年,吉林市計劃人參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較去年翻一番。
09 挑戰與機遇并存
盡管藥食同源零食市場前景廣闊,但行業仍需直面挑戰。首先,成分有效性與口感平衡難題尚未完全解決:部分產品因掩蓋草本苦味而過度添加甜味劑,導致健康屬性打折。
其次,市場同質化競爭加劇:人參、當歸等熱門成分被大量復制,品牌需通過技術壁壘或場景創新突圍。此外,功效性質疑仍是行業痛點。部分產品因缺乏劑量標準或臨床驗證被詬病為“智商稅”。
枸杞產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出口標準壁壘和中小企業品牌力不足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強化產學研合作,東西部科技聯動攻關關鍵技術。
培育公用品牌,打造“寧夏枸杞”“柴達木枸杞”等地理標志,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拓展應用場景,開發枸杞基功能性食品、生物活性成分提取物,進一步挖掘枸杞的價值。
未來,藥食同源滋補品將進入“精準營養”時代。個性化定制通過AI舌診+基因檢測,提供“一人一方”的滋補方案。場景延伸開發運動營養棒、助眠軟糖等細分領域產品。
全球化突圍借助跨境電商將“東方滋補智慧”推向日韓、歐美市場。
藥食同源零食化的興起不僅是商業創新,更是一場文化自信的覺醒——讓千年養生智慧以更輕盈的姿態融入現代人的日常生活。
隨著衛健委不斷完善藥食同源名錄,已在名錄中的中藥成分尚有大量潛在價值未被開發。無論是提高免疫力、體重管理,還是口服美容、睡眠、護眼等更多元的消費需求,藥食同源在零食領域均有著充足的機會。
那些裝在口袋里的茯苓餅、收在抽屜中的阿膠棗,正用最輕盈的方式,重構屬于這個時代的養生敘事——畢竟,能笑著吃下去的養生,才是可持續的健康之道。
微信:青潤本草